網課最早起源于國外,而后來開始傳入中國,在線網課在國外大學的應用廣泛,其發展體系也日趨成熟與完善。網課的好處無疑很多,但對這種教學方式比較陌生的留學生又擔心網課怎么上才有效。本文Meeloun小編為大家介紹留學生網課主要類型及常見作業形式,幫助即將通過網課留學的同學們了解網課。
1.網課主要類型
雖然網課的起源較晚,主要出現于21世紀互聯網普及之后,但由于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網課已經衍生出了多個類型,主要包括Flipped Course、 Hybrid Course、Web-based、Web-Enhanced、MOOC等。下面我們就依次介紹一下:
Flipped Course (翻轉課堂)
Flipped Course,中文譯為翻轉課堂或者翻轉教學,主要是指參與者和課堂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改變”。傳統教學中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聽;而翻轉課堂則要求學生在課前將知識預習好,課程主要用于師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老師共同在課堂中完成作業任務并可隨時進行討論與交流。由此可以看出,在翻轉課堂中,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老師主要起到一個引導與輔助的作用。
Hybrid Course(混合課程)
Hybrid Course可譯為混合課程,是將在線教育與傳統教學各自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混合式教學。 在混合課程中,老師通常會將知識內容按照邏輯思維的結構整理后發布,而后學生需要將這些內容掌握。這個過程是需要在線上完成的,并且不論學生花費多久的時間,老師都不會限制,我們只要將課程內容掌握即可。之后老師與學生再回歸到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像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便可稱之為混合課程。
Web-based(基于web的課程)
基于web的在線課程,是一種允許教師利用在線課程平臺來發布自己準備好的教學大綱、材料、作業和通信的在線教學。學生可登陸這些線上的課程工具,按照自己的進度進行學習與規劃。雖然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但能夠提供一種更加便利的學習方式,而且教師也可以根據平臺學生的反饋,進一步完善發布的課程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Web-Enhanced(網絡增強課程)
網絡增強課程是根據課程需要和教學需求,由教師發起的與班級學生進行直接連線教學的一種在線教育。它允許教師與學生在線互動,即類似于傳統的面對面教學,老師提問之后學生回答,但無需在固定的教室中即可實現。這種直接在線互動式教學不受空間的限制,在提供了便利性的同時,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更加舒適的學習氛圍。
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
MOOC全稱為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是大規模公開招生與教學的一種方式。區別于學生人數為幾十人或上百人的傳統大學課堂教育,MOOC可允許上千人或者上萬人同時接受在線課程。我們只需擁有一個郵箱,便可申請注冊,開啟在線學習之旅。絕大數的MOOC都是免費提供的,也有部分平臺提供收費版的,這可由個人自由選擇。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MOOC的學習是不提供學分的,也不算做本科或研究生階段的必修課程。因為它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在線學習的網課平臺和方式。
2.常見的網課作業形式
第一次參加在線課程的學生可能會擔心網課作業與普通的作業不同,這些作業該怎么做?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常見的網課作業類型。
Read or watch, then respond(閱讀或觀看,然后回答問題)
這種類型的網課作業與面對面的授課課后作業非常相似。教師給學生提供視頻課件、文章或某一書籍章節,并給學生布置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來閱讀或瀏覽這些學習資料,只要他們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即可。這種作業類型比較自由,容易把握。
Research papers(研究性的論文)
正式的研究性論文仍然是在線課堂上備受老師寵愛的作業。對許多研究生來說,撰寫研究性論文是一項必備技能,能否發表原創研究論文是衡量許多學科專業水平的一項指標。在線課程中完成的研究論文與在線下完成的研究論文沒有什么不同。然而,對于在線學習的學生來說,教育機構應該確保他們能夠遠程訪問大學的圖書館學習資源。
Exams & quizzes(考試和小測驗)
在網課中,各種考試和小測驗都很常見。有時這些小測驗和測試是多項選擇題,有時也有必須要完成的小文章。此外,有些小測驗是有時間限制的,而另一些則會給你足夠的時間。無論哪種方式,這類測試的規定通常是老師和學生們事先溝通好的,這樣你就知道具體的小測驗和測試會是怎么進行的了。但是考試的規定和考試的環境可能因機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些機構會使用一些監考手段來監控網課學生的行為。比如:通過網絡攝像頭和身份驗證問題來監控學生的行為等。
Discussion boards(討論區)
在線討論區等于課堂討論或研討會。在網上虛擬教室里,學生們互相提問對方。有些討論要求學生在看到同學寫的東西之前就提交答案。因為學生們不能在網課中與老師和同學們面對面交流,所以用來測試學生學習結果的方式之一就是:學生必須以敘事性的形式回答大家所討論的問題。學生通過把自己的回答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老師就更容易判斷該學生是否能夠真正應用所學到的知識。并且在線討論回答問題也能幫助學生磨練溝通的能力。
Blogs(博客)
這些博客持續不斷地公開學生們的思路以及對某個話題的想法。學生可以在整個課程中在博客中添加自己新的見解,有時其他學生也可以對此表達個人的看法。博客對于在線課程特別有用,因為它要求學生主動去反思自己的生活與個人經驗。
Journals(期刊)
通常,期刊作業是上網課的學生與老師交流的一種私下方式。有時,期刊作業的主題是有規定的和正式的,但通常對于這些作業,學生是被允許表達個人的想法或意見,甚至所關心的和課程有關的問題。
Wikis(維基)
維基是“一種允許一群用戶用簡單的描述來創建和連接一組網頁的社會計算系統”。這種允許多人協同創作的系統對小組任務特別有用。學生可以對共享的文檔進行評論和編輯,以完成任務列表、編寫研究問題、記錄經驗或啟動討論。
Case-based assignments(基于案例的作業)
這些作業在特定的領域要比其他領域更受歡迎。一般來說,指定的閱讀或視頻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一個真實世界的例子,說明了本課程正在學習的問題或概念,描述了所有突出的細節和信息。構建良好的案例迫使學生分析問題、研究問題、測試問題并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Self-paced adaptive assignments(自適應學習)
自適應學習正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數學和科學等學科。通常,學生觀看簡短的講座,然后回答一系列問題。根據他們的表現,新的課程會跟進并關注學生所需要幫助的地方。這些類型的課程通常沒有班級或群組結構,因為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化的學習進度。課堂上可能沒有一個老師,但是會有一組主管人員在實時操控著。
以上就是關于留學生網課作業類型和常見作業形式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如果需要網課代修的同學們歡迎咨詢網站客服,我們將竭誠為大家提供各類網課代修服務,價格公道合理,服務周到細致,成績更有保障,安全可靠零風險,歡迎掃描右側二維碼咨詢網站客服。
已有1位網友發表了看法:
發表評論